沒有國際化管理能力 就沒有本土化經營實力!


曹安邦/外稿


對於經營國際市場業務的產品公司而言,在海外設點,最困難、也最頭痛的環節在於拿捏如何設點?設點之後又該如何營運管理?可是,當許多產品公司下定決心要設點、要好好經營市場,但到了第一線,卻是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楚,管理海外據點就是一片霧煞煞。


有位朋友看著我們在各個國家設立據點,而且都有顯著的效益,他就對我說:「你們真是『藝高人膽大』,每1次押寶設點都贏,不像我們就算看準市場進去設點,最後卻都是一團混亂,搞得進無步、退無路,不知道要怎麼收場」。


原來,這位朋友的公司選擇到澳洲設立分公司,但一開始就遇人不淑,僱用的第1任總經理,在總公司編製季報時發現他居然A公司的錢,東窗事發之後,立刻就被開除了。之後,考慮到本土化的需求,朋友透過當地獵人頭公司,找到1位當地人擔任總經理。從履歷上來看,這位新任總經理幾乎無可挑剔,除了是澳洲當地人,學歷、工作經歷都是來頭不小,曾經在知名大型外商澳洲分公司工作多年,這位朋友認為,把澳洲分公司交給他應該就沒問題了。


這位新總經理上任後,接連要求設立發貨倉庫、維修中心(RMA)、技術支援等單位,但過了1年,業績卻還是沒有起色,甚至比之前更糟。我這位朋友就覺得納悶:「沒道理啊,他們要求要本土化,總公司就全力配合,該花的錢都花了,也很授權放手讓他們去做,但怎麼好像就是做不起來」。


於是,朋友派人到澳洲去看看狀況,才發現澳洲分公司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辦公室裝潢的富麗堂皇,10個人的公司,除了總機接待坐在門口外,其餘9個人都各自擁有1個獨立辦公室,公司有專門負責技術支援、維修服務、市場行銷、財務會計等不同職能的人,但就是沒有業務(Sales)人員。公司業績沒做起來就算了,就連通路也沒建立,更堆積了許多不適合當地市場需求的存貨,就算真的要賣也賣不出去。而被派去的人,被圍在一堆當地澳洲員工中間,只能客氣的「請教」了解營運的問題,也不敢有什麼動作,搞到最後,原本看好的澳洲分公司反而變成大麻煩。


什麼都不用管+什麼都不敢管=放牛吃草? 


聽完朋友的故事,我忍不住嘆息,這就像是1個人剛開始學打高爾夫,從球具、球衣、球帽、球鞋全部都是名牌,一身行頭看起來十分專業,但卻是完全不懂基本動作,連揮桿都會落空,更別說下場打球,這就是標準的「裝備一流、球技三流」。


有些產品公司誤以為本土化,就是盡量不要去管、去過問海外據點的營運狀況或策略,因為,只有在最前線的人才最了解狀況,總公司如果管太多,反而礙手礙腳。這樣的邏輯基本上沒錯,但若曲解為「什麼都不用管」,或是「什麼都不敢管」,到最後就變成放牛吃草。


在朋友慘痛的澳洲經驗,就是「放牛吃草」的最好範例,也是許多台灣公司發展國際市場業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在以代工生產業務為主的工廠文化思維下,台灣人對於國際化管理較缺少經驗,所以,在設立海外據點時,一開始都會先派台灣幹部去做,做一做發現不行,覺得應該要本土化,就改在當地市場直接找人,但找的卻還是人不親土親的台灣移民、或是會講中文的華人,等到還是不行,才會痛下決心去找真正熟悉當地主流市場的當地人來做。


許多台灣公司都有一種奇怪的心理障礙,就是不敢管外國人,這或許無關膚色、種族的差異,因為就算英文講的再流利,在管理外國員工時,卻總是以「尊重」為名,行「逃避」之實,因為就是不知該怎麼管理,所以就乾脆放手不管,等到真正出事了,才來想辦法收拾爛攤子。


在許多前車之鑑例子中,海外子公司常常變成壓垮產品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因為公司總部不知輕重的不斷塞貨到子公司,也可能是子公司為求業績表現而不斷進貨,但最後卻都因賣不出去、存貨堆積,而造成另一場更大的災難。


在這個澳洲分公司例子中,這位朋友的公司就犯了大錯,因為總公司在評估業績時,看的不是實際銷售到終端的業績,而是由總公司到分公司這一段的銷售狀況,所以,就讓分公司拼命向母公司下單進貨,但買進的產品功能與價格卻是不符當地市場需求的,到最後就會變成存貨惡夢。


另一個盲點是,只要子公司以「我最了解當地市場」為理由,公司總部即使認為這樣做不太對,但卻因為沒辦法判斷或控管,只能聽信子公司的判斷行事。以澳洲例子來看,分公司在沒有通路、也沒有業績規模的情況下,一開始卻就設了RMA中心、發貨倉庫,就像是連揮桿也不會的人,卻花大錢買了一堆名牌球具一樣。同樣的,許多台灣公司在設立海外據點時,常常會誤信讒言,想省下高額的進口關稅,所以就在當地設廠生產,但設了1個月產量10萬台的廠,當地月銷售量卻是不到 1萬台,這樣的投資決策看似荒謬,卻也是屢見不鮮。


設立海外據點的起步關鍵在於,公司經營當地市場的決心。有決心是好事,但不代表就是要立刻把局面搞大,而應是按部就班的來,有些當地需要的支援必須自己做,有些卻可以外包,重點是要想清楚,怎樣做會有較高的效率,這也是摸著石子過河的一部分。例如,技術支援可能要產品公司親力親為,但零售換貨服務就可以外包;又或者是教育訓練可借助通路商資源,與當地政府、學校的合作可能性。


事實上,所謂國際化價值鏈管理能力,就如同過去縱橫集不斷提到的,要理順價值鏈,就是要「關心」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運作是否正常。這不代表就是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而是透過關心達到更有效率的管理。產品公司總部與海外子公司據點間的關係也是如此,都要有好的溝通機制。


舉例來看,某家公司因為看好近年來受惠油價高漲的中東地區市場商機,因此選定在埃及設立區域總部,並在土耳其、伊朗等地相繼設立分公司。但有一天,總部突然接到土耳其總經理的辭呈,大老闆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土耳其總經理很認真在當地市場打拼,但因為許多業務都要與通路商緊密合作,卻沒有作主的權限,每一份合約、每一項合作都要上呈到埃及區域總部核准,一來一往之間曠日廢時,錯失許多商機。而區域總部的總經理老待在公司裡,完全搞不清楚其他市場的狀況,但也不願意授權,讓下面各分公司總經理綁手綁腳做不了事,在各個國家設立的據點幾乎形同虛設,失去深耕本土化的設點原意。


類似像這家公司的狀況,其實就是沒有日常的關心、更沒有絲毫的授權,價值鏈運作上出現大問題。基本上,產品公司總部、區域市場據點、特定國家市場據點之間的價值鏈,應該是暢通且能夠快速傳遞價值,必須要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協同作業效率。試想,如果產品公司是這條價值鏈上的原點,即使下面的區域市場據點、特定國家據點不斷衍生擴充,產品公司應該要做的是,讓這個價值鏈體系上的每一個點,都能夠持續保持同樣暢通,且快速的價值傳遞效率。


大體上,設立海外據點是為了要本土化,但我認為,沒有國際化的管理能力,就沒有本土化的經營實力。


因為,當公司不具有管理國際化價值鏈的能力,很多問題就會一個接著一個發生。所謂國際化的管理能力,除了要有足以因應國際化營運的資訊溝通系統、財務運籌及後方支援體系外,心態上也要能夠了解包容當地不同的文化,近身觀察每個市場的差異,因地制宜的管理海外據點;而國際化的人才團隊也是重點,要能夠與不同文化、語言、背景的人溝通,open mind去了解差異,並且熟悉國際市場業務價值鏈上的流程,許多台灣公司因為過去都是以代工生產為主,雖然客戶都是國際大廠,但卻對於真正完整的國際化業務價值鏈流程所知不多,在管理文化上也就無法以更開放、更包容的思維去規劃國際化的管理策略。所以,當身處第一線的海外子公司埋首深耕當地市場、力行本土化,身處後方的產品公司總部卻更要有國際化的管理思維。


該怎麼設點? 箇中學問大不同


在一剛開始經營市場的時候,有時會先交給通路商做,產品公司只是遠端Remote支援他,但如果要開始設點,有些公司會與通路商商量,先借用通路商的辦公室放1個人在那邊慢慢開始做。


在我們第一次進入巴西市場設點時,是抱著很高的期望與決心,公司上下都抱定了要「大做」的強烈企圖心。一開始,我們先在聖保羅設了據點,過了一陣子,當地負責人回報,考慮到巴西幅員遼闊,因此要求要在其他城市也同時設點,才能發揮更高的市場布局效益,我們也覺得言之成理。於是,一口氣就加設5個據點,每1個據點僅放一個人。但做了一陣子之後,我們發現,這樣好像不太對,因為除了聖保羅以外的其他5個點,雖然各有1個人在當地,但卻似乎看不出什麼成績,甚至有時一連幾天都找不到人,高興的時候就回報一下狀況,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自動人間蒸發。我們驚覺這樣的狀況下去不行,決定改變方式,將業務重心集中到聖保羅,先強化聖保羅在業務開發、營運管理、行銷活動、技術支援的功能,把該有的通路體系與價值鏈先建立起來。經過一段時間,聖保羅的業務已上軌道,我們於是再次在其他地方設點,但這次我們學聰明了,未來要經營其他據點的人員,全都得到聖保羅工作學習半年,了解公司實際運作狀況及可運用的資源之後,才前往據點當地去拓展市場,這也使得各地據點與市場指揮中心之間的互動更有效率,不至於出現那種上令無法下達的狀況。


如果真的要設點,只放12個人都不是太好的選擇,最好是要設一個團隊,起碼由1個經理帶23個支援的人。因為,只有12個人的情況下,雖然公司還是可以透過業績或是其他不同的機制進行管理,成本也會較為節省,但是公司總部還是很難掌握當地員工的狀況,是在做應該做的事、還是每天只想摸魚混日子;如果是一小組人,各司其功能,就可以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負責的經理也會比較有責任感,而相互之間也可以監督制衡。


另外,在設立海外據點的時候,必須要注意許多當地勞工法令、稅務、甚至是社會風俗的差異。有一次,我們在南非雇用的主管因為績效不彰,當地負責人決定請他走路,但這位主管的哥哥是勞工法的專家,就與公司大打官司、鬧得滿城風雨,最後也只能花錢和解了事,但心裡卻是忿忿不平,因為明明是因為他工作表現不佳,但卻因為不懂當地勞工法規,且一開始沒請律師設計員工僱用合約,而讓他有機可趁大敲一筆,真的是一個「悶」字了得。


許多公司在海外設點時都曾差點誤踩地雷,事後檢討起來,大都是因為一時的便宜行事、或是想省錢,反而因小失大,例如記帳報稅,因為想省錢,所以就不找國際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處理相關事務,而是自己另外找人來做,但卻常常因此出包,被當地政府逮到逃漏稅的把柄。


更要注意的是,許多產品公司若尋找海外當地夥伴,合資設立據點時,就更需要關心、注意法令限制與實際公司設立註冊與營運狀況,千萬不要以「信任」為由就放手不管,許多公司就是因為如此,被當地夥伴坑矇拐騙,不是把產品公司在當地的品牌名稱註冊佔為己有,就是把公司掏空之後一走了之,更慘的狀況是利用合資公司進行不法勾當,讓產品公司遇到麻煩時百口莫辯。


設立海外據點有很多種不同的型式,可以是小型的技術支援據點,只要放1個小團隊就可以,也可以設代表處(Rep Office),當然也可以設子公司。其實,每一種型式的海外據點,都有其不同功能的需求,全看產品公司當時對市場業務的經營狀況而定。例如,有些公司決定要設海外子公司,可能是因為當地市場的業務量已大到一定規模,需要在當地設立發貨倉庫、需要以子公司在當地直接與通路商往來交易,雖然子公司的功能較齊全,可以提供完整的支援、較高營運效率,但卻也因為更深入的參予當地市場的交易活動,在法律、稅務、甚至是以當地貨幣交易的風險也可能較高。


例如,在1990年末期到2000年初期,巴西與俄羅斯就曾先後發生金融風暴,當時經濟情勢之混亂,讓許多在當地設立分公司的產品公司吃足了苦頭,除了實際市場需求衰退對業務造成的影響外,因為在當地設立發貨倉庫、使用當地貨幣交易的業務營運型態,也因為貨幣急貶,而蒙受驚人的匯率虧損,就有不少產品公司因為無力承擔,甚至出現週轉不靈的財務危機。所以,即使產品公司決定必須在當地市場設點,卻還是可以與通路商採取不同的合作方式,避免曝露在高風險的交易環境中。


產品公司設立海外據點,是著眼於本土化深耕市場的需求,但只想到本土化是不夠的,產品公司應該要站在國際化的角度,來思考海外據點的設立與管理,思考透過國際化的管理技巧,將海外據點本土化深耕之後的價值傳遞到市場終端去,為產品公司創造更高的效益。國際化與本土化是一體兩面的海外布局策略,當你在思考國際化布局時,別忘了要有本土化的思維,但當你在落實本土化的同時,更別忘記了國際化的管理機制,布局全球、放眼天下,兩者缺一不可。


(本文由曹安邦口述,記者陳慧玲整理撰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la王寶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