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蔣文宜 出處:理財周刊516期
|
|
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壓力往往如影隨形,不同年齡層面臨不同壓力,但,壓力太大就像垃圾桶滿出來的垃圾,有害身心,這裡提供量表檢測,了解自己是否已有焦慮症候群,學學幾招紓壓法。
生活在快速、多變的社會,壓力常如影隨形,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壓力,青少年會遇到考試、人際關係的壓力;上班族則有工作、情感壓力;中年人則易有經濟及婚姻壓力,每個人都可能會產生壓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表示,「不論壓力來源為何,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紓壓。」
劉宗憲形容,「壓力就像垃圾桶裡的垃圾,如果持續不清理,就會愈積愈多,適時倒掉負面的情緒、壓力,是有必要的。」進行紓解壓力的各種活動,都是為了讓大腦放鬆,同時建立起正面的抗壓性,受挫力也能增強。
■運動紓壓 可產生快樂因子
醫學研究證實,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嗎啡分泌,產生一種快樂因子,因此,利用「運動」來紓解壓力是不錯的方式,不過,許多人卻很難收取成效。劉宗憲說,常看到病患主訴自己每天工作很累,包括勞力工作者或是上班族,似乎都很難將運動視為常態,進而養成固定習慣,他說:「運動不是要讓身體更累,而是要在運動過程中讓自己放鬆。」
「身體有一點點累時,多做有氧運動,其實可能獲得愈來愈有精神的正面效益。」劉宗憲說,有氧運動指的是在較長時間內(如12至15分鐘),持續性的運動,並能吸取更多的氧氣,以提供運動所需的熱能。藉由大量呼吸氧氣,對於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很有幫助,體內不會累積過多乳酸,也不容易感到疲勞,例如游泳、慢跑、健走、爬山、騎腳踏車、韻律體操、跳繩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許多人在公園走路時,腦袋裡卻還想著公司及工作上的事情,或者想著等會還要做些什麼…」,如此一心多用,其實並未達到紓壓的效果。劉宗憲建議,「既然要放鬆,就應該多看看周遭的人事物,打開五官的觸覺,暫時拋卻其他瑣事。」
因為許多人常常無法持之以恆地每天運動,選擇自己能身體力行,或是喜歡的運動都好,如女性可以做做伸展操、瑜伽等幫助肌肉伸展的運動,男性則可從事慢跑或游泳等,此外,靜坐也是很好的紓壓方式,可以讓人完全放鬆,有助思慮清晰。
■咀嚼能暫緩緊張 勿過分依賴
最近有個有趣的研究發表,「咀嚼」可以改善壓力與緊張的情緒,這份針對「台灣考生咀嚼口香糖改善壓力」的調查顯示,抽取參加指考的考生571人參加2周「輕嚼緩壓運動」,以咀嚼口香糖的方式改善壓力,發現焦慮程度愈高,對於咀嚼輔助物(口香糖)接受度愈高,其中輕度焦慮者可藉由高度咀嚼口香糖改善焦慮程度達5.5%,中度焦慮者可藉由高度咀嚼口香糖改善焦慮程度達9.2%。認同「舒緩壓力與焦慮」有幫助,高度咀嚼者的認同度更高達87%。
劉宗憲說,咀嚼的確有助於短暫性幫助紓壓,像是考生在進行考前準備或進考場前,上班族要上台報告或跟客戶做簡報前,甚至比賽即將開始前,不少運動員也會藉由咀嚼口香糖,暫時緩解緊張的心情,達到放鬆的效果。
不過,劉宗憲不建議太過依賴咀嚼口香糖,他認為適度咀嚼能達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如果大量咀嚼,有可能會嚼到顳顎關節疼痛,不僅是口香糖,其他包括牛肉乾、魷魚絲等較硬的零嘴,都要適可而止,如同運動到肌肉痠痛到不行,也是會產生副作用,過與不及都不好。
■試試腹式呼吸 睡前放鬆法
如果常出現緊張焦慮、容易疲倦、腦袋空白、易怒以及睡眠障礙時,就要懷疑自己是否罹患焦慮症,門診中亦有「SAS精神科標準焦慮量表」作為診斷準則,劉宗憲說,當患者答完20題,累計的分數超過50分,就已有焦慮症的傾向,如果是輕中度焦慮者,可藉由各種物理性的紓壓方式,幫助自己改善症狀,若持續進行無效,出現身體緊繃、疼痛,持續達6個月,已達重度焦慮症狀時,就必須靠藥物緩解。
通常焦慮症狀最多持續1至2周,如果超過2周以上,就必須考慮可能有憂鬱症狀傾向,憂鬱症患者與焦慮症狀不同,前者易有罪惡感、自殺意念產生。
面對壓力襲來,學習如何放鬆的技巧,是一門重要課題。
尤其許多焦慮患者會有睡眠障礙問題,劉宗憲建議,不妨臨睡前10分鐘利用腹式呼吸法,反覆吐吸的進行深呼吸,輔以簡單伸展操,聽聽大自然的音樂,盡量讓身體放鬆,如果真的睡不著,就應該起身做些其他事情,等睡意較濃時,再返回床上睡覺。
|
|
rola王寶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