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斷工資是否為經常性給與,應以其實質內涵決定,而非以給付時所用「名目」為準


裁判字號:99年簡字第409
案由摘要:勞工退休金條例
裁判日期:民國 99  12  17 
資料來源:司法院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99年度簡字第409
        馨企業有限公司
      
        勞工保險局
      
訴訟代理人  
            
上列當事人間勞工退休金條例事件,原告不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中華民國994 14日勞訴字第0980031114號訴願決定,提起行
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說明:
    本件因屬不服行政機關所為罰鍰處分而涉訟,其標的之金額
    為新臺幣(下同)5,000 元,係在40萬元以下,依行政訴訟
    法第229 條第1 項第2 款規定,應適用簡易程序,本院並依
    同法第233 條第1 項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行裁判。
二、事實概要:
    原告係製造業者,為適用勞動基準法之行業。民國(下同)
    9711月至985 月期間,原告員工林君等10人之工資咸
    經調整,惟原告未於982 月底前為渠等申報調整月提繳工
    資,案經被告審查屬實,乃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5條、第52
    條規定,以989 8 日保退三字第09860111380 號裁處書
    (下稱原處分)處原告罰鍰5,000 元。原告不服,提起訴願
    ,遭決定駁回後,遂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三、原告主張略以:
    被告及訴願機關均係以「原告所發放敬業獎金、派車津貼
      及業績、產值績效獎金均係以員工出勤狀況或達成預定工
      作目標為據,乃勞動之對價,自應列入月薪總額」為由,
      而認原告有所謂未為上開員工申報調整月提繳工資之違法
      情事。惟查被告及訴願機關上開認定之理由,恐係昧於勞
      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之規定,且與法院實務見解相左,其
      認事用法即難謂無誤;依勞基法第2 條第3 款、同法施行
      細則第10條規定意旨可知,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乃屬工
      資之除外規定,凡屬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各款所規定者
      ,均非屬工資。原告發放之敬業獎金、派車津貼及業績、
      產值績效獎金,乃屬於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2 款或第
      9 款所規定者,非屬工資,有以下所列相關法院實務見解
      可供參酌:
      1.關於敬業獎金(即全勤獎金):有最高法院79年台上字
        242 號裁判、臺灣高等法院85年勞上字第29號、85
        勞上字第57號判決(附件1 3 )意旨可參。而原告發
        放之敬業獎金,係員工每月按規定出勤才會發給之獎金
        ,即相當於全勤獎金,依上開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見解
        ,係雇主為鼓勵員工正常服勤而發給,乃雇主為其單方
        之目的而給付,具有勉勵、恩惠之性質,並非勞動之對
        價,應不得列入工資內。
      2.關於派車津貼:依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意旨,原
        告所發放之派車津貼,本質上即相當於差旅津貼而不屬
        於工資。
      3.關於業績、產值績效獎金:依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34
        7 號、86年台上字第255 號、78年台上字第682 號裁判
        (附件4 6 )要旨,原告發給之業績、產值績效獎金
        ,係為激勵員工士氣、提高員工績效而發給,除須當月
        實際生產量超過預定基準(產值)外,並須公司獲有盈
        餘時才核發該等獎金予相關人員,並非員工提供勞務即
        當然一律可得,依上開最高法院裁判之見解,其係屬於
        具有勉勵、恩惠性質之給與,即非為勞工之工作給付之
        對價,與勞動契約上之經常性給與有別,不得列入工資
        範圍之內。
    如上述,原告發放之敬業獎金、派車津貼及業績、產值績
      效獎金,乃屬於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2 款或第9 款所
      規定者,非屬工資,從而原告對於員工林君等1097
      11月至985 月期間之薪資,縱因發給上開獎金或津貼而
      有所調整,亦因該等獎金及津貼非屬工資而不得謂係屬工
      資之調整,因此原告才未於982 月底前為上開員工申報
      調整月提繳工資;惟被告卻以原告未申報調整月提繳工資
      為由認定原告違法進而裁處罰鍰,其行政處分即因認定事
      實及適用法規錯誤而有違法,並損害原告之權利或法律上
      利益。況被告所引用之法條內容係規定「如在當年8 月至
      次年1 月調整時,應於次年2 月底前通知勞保局」,而被
      告所認定之範圍卻係9711月至985 月期間,顯然超出
      上開法條內容所規定之期間範圍,訴願決定書第4 頁第1
      段亦載明被告「未明確載明訴願人未依規定申報調整之違
      規時間及事實,難謂足使訴願人瞭解其所受處分之原因事
      實」,既未明確載明違規時間及事實,則難謂其認定原告
      違法之事實必然正確可信,是則原處分顯然具有重大明顯
      之瑕疵而無效或應予撤銷。
    為此,提起本件撤銷訴訟,並聲明求為判決:訴願決定及
      原處分均撤銷。
四、被告則辯以:
    參酌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 條、第14條第1 2 項、第15
      2 項、第52條、同條例施行細則第15條第1 2 項規定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1681號民事裁判(附件2 )意
      旨,並依照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2 10日台85勞動2 
      103252號函釋:查勞動基準法第2 條第3 款規定「工資
      :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
      、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
      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基此,工資定
      義重點應在該款前段所敘「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
      至於該款後段「包括」以下文字係例舉屬於工資之各項給
      與,規定包括「工資、薪金」、「按計時獎金、津貼」
      或「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但非謂「工資
      、薪金」、「按計時獎金、津貼」必須符合「經常性給
      與」要件始屬工資,而應視其是否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
      報酬而定。又該款末句「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
      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
      關之給與而言,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
      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
      應屬工資,以資保護(附件3 );又該會878 20日(
      87)台勞動2 字第035198號函釋:績效獎金如係以勞工工
      作達成預定目標而發放,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
      ,依勞動基準法第2 條第3 款暨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應
      屬工資範疇,於計算退休金時,自應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附件4 );另該會879 14日(87)台勞動2 字第0402
      04號函釋:勞動基準法第2 條第3 款工資定義,謂勞工因
      工作而獲得之報酬,故全勤獎金若係以勞工出勤狀況而發
      給,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則屬工資範疇(附
      5 )。
    再參照最高行政法院88年度判字第542 號、96年度判字第
      1008號判決意旨,本案依原告提供林君等109711
      985 月份之薪資資料審核,原告不僅將其所發放之「
      敬業獎金」、「派車津貼」、「業績、產值績效獎金」等
      項給付列入「非工資所得」,且大多數月份原告所認定之
      「工資所得」合計金額亦低於申報之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
      資(附件8 ),而原告並未依規定於982 月底前覈實申
      報調整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案經被告依前揭條例第52
      條規定,於989 8 日以原處分核處其最低限度5 千元
      整之罰鍰(附件9 ),於法並無違誤。原告不服被告之處
      分提請訴願,原告主張上開給付項目乃屬勞基法施行法第
      10條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51026日勞保2 字第095011
      4071號令「獎金,倘係雇主所為非經常性之給予,或單方
      目的且給付具有勉勵、恩惠性質之給予,則不計入薪資總
      額」之規定,且原告發給員工之各項獎金,並非人人可取
      ,亦非月月可得,因而原告發給員工之相關獎金,多屬非
      經常性獎金,故不計入月薪,當然也不列入勞工退休金月
      提繳工資(附件10)。
    依前開法規、函釋及法院判決意旨,原告所辯之「敬業獎
      金(即全勤獎金)」、「派車津貼」、「業績、產值績效
      獎金」等獎金均應屬「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工資內涵
      中「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
      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
      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所謂
      工資,應屬「勞務之對價」,至於其給付名稱為何,則非
      所問。又依原告給付時間觀之,實已符合勞動基準法所規
      定工資之「經常性給與」要件。縱在時間上、金額上非固
      定,只要在一般情形下經常可領得之給付即屬工資範疇;
      亦即只要某種給與係屬工作上之報酬,在制度上有經常性
      者,難謂係原告基於單方勉勵、恩惠性給與,即應列入月
      薪資總額據以申報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原告所訴,核
      無足採。又即使陳銘每月150 元至350 元不等之「派車
      津貼」誠如原告所稱相當於差旅津貼而不列入月薪資總額
      ,亦不會影響本案認定之結果。另原告所舉最高法院79
      度台上字第242 號判決,係就個案為之,無拘束本案認定
      之結果。本案原告未按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5條第2 項規定
      ,於982 月底前覈實申報調整林君等10名勞退月提繳
      工資,是原告違法之情事足堪認定。被告依同法第52條規
      定處其最低限度5 千元整之罰鍰,於法並無違誤或不當。
    至訴願決定書所載「被告機關未明確載明未依規定申報調
      整之違規時間及事實,難謂足使訴願人瞭解其受處分之原
      因事實」乙節,本案縱被告未於處分書中載明原告應申報
      調整之違規時間容有欠妥,然衡此瑕疵與本案結果尚無影
      響,況查被告除於原處分載明「據原告提供所屬員工97
      11月至985 月薪資表核算,林君等10名於該期間工資
      已有變動(請參閱明細表),原告並未於982 月底前為
      渠等覈實申報調整月提繳工資,與規定不符」外,並於該
      罰鍰明細表中逐一詳列林君等109711月至981 
      3 個月平均工資、原申報工資金額及應申報調整之月提
      繳工資金額,供原告參閱,足資明確顯示「原告所屬員工
      君等10名於9711月至981 月工資已有變動,原告
      並未於982 月底前依據該3 個月之平均薪資金額,為渠
      等覈實申報調整月提繳工資」之違法時間及違法事實。惟
      為符合行政行為明確性之要求,被告已遵照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訴願決定之要求改進類此處分書,併予併明。
    綜上論述,原處分及訴願決定並無違誤,為此求為判決:
      駁回原告之訴。
五、本院之判斷:
    按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 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勞工、雇主
      、事業單位、勞動契約、工資及平均工資之定義依勞動基
      準法第2 條規定。」、第14條規定:「(第1 項)雇主每
      月負擔之勞工退休金提繳率,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百分
      6 。(第2 項)前項規定月提繳工資分級表,由中央主
      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第3 項)勞工得在其
      每月工資百分之6 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
      、第15條第2 項規定:「勞工之工資如在當年2 月至7 
      調整時,其雇主或所屬單位應於當年8 月底前,將調整後
      之月提繳工資通知勞保局;如在當年8 月至次年1 月調整
      時,應於次年2 月底前通知勞保局,其調整均自通知之次
      1 日起生效。」、第40條第1 項規定:「為確保勞工權
      益,主管機關、勞動檢查機構或勞保局必要時得查對事業
      單位勞工名冊及相關資料。」、第52條規定:「雇主違反
      15條第2 ……申報、通知規定者,處新台幣5 千元以
      2 5 千元以下罰鍰。」又行為時同條例施行細則第15
      條規定:「(第1 項)依本條例第14條第1 項及第3 項規
      定提繳之退休金,由雇主按勞工每月工資總額,依月提繳
      工資分級表之標準,向勞保局申報。(第2 項)勞工每月
      工資如不固定者,以最近3 個月工資之平均為準。……
    次按「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
      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
      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勞
      動基準法第2 條第3 款定有明文。又「本法第2 條第3 
      所稱之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係指左列各款以外之給
      與。一、紅利。二、獎金:指年終獎金、競賽獎金、研究
      發明獎金、特殊功績獎金、久任獎金、節約燃料物料獎金
      及其他非經常性獎金。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給與之
      節金。四、醫療補助費、勞工及其子女教育補助費。五、
      勞工直接受自顧客之服務費。六、婚喪喜慶由雇主致送之
      賀禮、慰問金或奠儀等。七、職業災害補償費。八、勞工
      保險及雇主以勞工為被保險人加入商業保險支付之保險費
      。九、差旅費、差旅津貼及交際費。十、工作服、作業用
      品及其代金。十一、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指定者。」復為同法施行細則第10條所明定。
    依上開規定,可知「工資」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
      其係屬於勞工提供勞務而由雇主所獲致之對價,具有「勞
      務對價性」及「給與經常性」,是以除勞動基準法施行細
      則第10條所列各款者外,不因其係以何名稱給與有所不同
      ;又判斷某一給與是否為「經常性給與」,應以其實質內
      涵決定,而非以給付時所用「名目」為準,因此即使某項
      給付係以前揭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10條各款所稱之名目
      為之,然實質上並非該種給付之性質,且屬經常給付者,
      仍應屬工資之一部,如此認定始能與勞動基準法第2 條第
      3 款之立法意旨相符(最高行政法院93年度判字第923 
      96年度判字第1008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本件原告係製造業者,為適用勞動基準法之行業,97
      11月至981 月期間,原告員工林君等10人之工資咸經
      調整,惟原告未於982 月底前申報調整林君等10人月
      提繳工資等情,有原告公司基本資料查詢明細(本院卷第
      5 頁)、林君等10人薪資表、勞工退休金提繳工資調整
      表、勞退單位基本資料查詢表、林君等10人被保險人異
      動資料查詢表(訴願卷第25-76 頁)等件各在卷可稽,為
      可確認之事實。又原告對於上情雖不爭執,但稱其發放之
      敬業獎金、派車津貼及業績、產值績效獎金,乃勞動基準
      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2 款或第9 款所規定者,非屬工資,
      君等10人於9711月至981 月期間之薪資,縱因發
      給上開津貼或獎金而有所調整,亦非屬工資之調整,被告
      以原告未申報調整月提繳工資為由據以裁罰,認事用法均
      有違誤云云。
    承上可知,本件之主要爭執,在於原告發給之敬業獎金、
      派車津貼及業績、產值績效獎金是否屬於工資,應由原告
      將調整後之月提繳工資通知被告?原處分於法有無違誤?
      經查:
      1.稽之卷附林君等10人薪資表,原告發放之「盡(敬)
        業獎勵金」、「績效獎勵金」、「達成/產值獎金」、
        「派車津貼」等項目給付均係列入「非工資所得」,此
        有上開薪資表在訴願卷第25-64 頁可考;惟參諸原告提
        出之「薪資項目說明表」,其中關於「敬業獎金」之發
        給條件及說明略以「在規定的期間內無任何缺勤……
        、「獎勵金(考核績效)」之發給條件及說明略以「由
        主管就其所屬員之工作目標與重點分別訂出個員之考核
        表並依考核分數來發給獎金」、「業績、產值績效」之
        發給條件及說明略以「業務達成公司預定銷售目標(業
        績)當月實際生產量超過預定之基準(產值)……」(
        訴願卷第9 頁)、「派車津貼:為消費者指定或非常態
        性之運輸任務,發給實際執行該職務之員工」(訴願卷
        23頁),上開各項獎金及津貼或以勞工出勤狀況、或
        以是否達成工作目標,或有無實際執行非常態性特別任
        務而發給,其發給原因雖有不一,但就各該項目給付之
        實質內涵觀之,則均具有因工作而獲得報酬之性質,應
        屬無疑,且上開獎金及津貼於員工符合各該要件時即可
        按月領取,亦屬經常性給與,揆諸首揭說明,上開各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la王寶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