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定期勞動契約期滿離職者,勞工不得向雇主請求加發預告期間工資及資遣費


裁判字號:99年勞上易字第25
案由摘要:給付資遣費等
裁判日期:民國 99  10  27 
資料來源:司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        99年度勞上易字第25
      ○○
            ○○
            ○○
上列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徐建光  律師
被上訴人    營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
訴訟代理人  唐小菁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997 
30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9年度勞訴字第1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9910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 實 及 理 由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丁○○、甲○○自民國874 16
    日起,上訴人乙○○94121 日起(自961219日起
    971219日止為服役期間),均受僱於被上訴人。於98
    5 8 日當日,上訴人因故無法配合被上訴人於夜間加班
    之要求,被上訴人即片面解雇上訴人,上訴人乃向高雄縣政
    府勞工局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資遣費、預
    告工資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被上訴人雖於986 10
    日委任律師到場調解,表示請上訴人再回被上訴人公司當臨
    時工(即點工),惟上訴人不同意被上訴人片面變更上訴人
    僅係臨時工之勞動條件,致調解不成立。嗣被上訴人於98
    6 12日發存證信函與上訴人,表示上訴人係臨時工,並否
    認與上訴人間有僱傭關係存在,顯已違反勞動基準法(下稱
    勞基法)第14條第1 項第6 款、第9 條及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6 條之規定,上訴人乃寄發存證信函與被上訴人,表示終止
    兩造間之勞動契約,上訴人自得依勞基法14條第4 項、第17
    條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資遣費。為此,爰依勞基法第14
    條第4 項、第17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求為
    判決:被上訴人應分別給付上訴人丁○○、甲○○、乙○○
    新台幣(下同)447,530 元、447,530 元、32,149元,及均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均為被上訴人按日計酬之臨時工,並
    無固定工作日數及時間限制,被上訴人保有是否通知上訴人
    上工之權利,上訴人亦保有上工與否之自由,並無上訴人所
    稱其等係長期不間斷固定受僱於被上訴人之情形,兩造間是
    否屬僱佣關係而應適用勞基法,即有疑義。又上訴人於98
    5 8 日至被上訴人所指定之工作地點工作後,於當日下午
    4 時許,即稱有事要下班,惟當日工作係混凝土澆置,具有
    延續性,被上訴人乃表示翌日將不能再點上訴人上工,上訴
    人當場亦表示不來工作,足見上訴人保有是否至被上訴人公
    司工作之自由,應無勞基法之適用。縱認兩造間有勞基法之
    適用,上訴人既自985 9 日起連續拒絕至被上訴人公司
    工作達3 日以上,迄至同年6 10日兩造在高雄縣政府勞工
    局調解時,上訴人仍明確表示日後不再至被上訴人公司工作
    ,被上訴人遂於986 12日依勞基法第12條第1 項第4 
    及第6 款終止兩造間之勞動契約,依勞基法第18條第1 款之
    規定,上訴人自不得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資遣費等語置辯。並
    答辯聲明求為判決:上訴人之訴駁回。
三、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上訴聲
    明求為判決:原判決廢棄。被上訴人應分別給付上訴人
    ○○、甲○○、乙○○447,530 元、447,530 元、32,149
    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求為判決:駁回上訴。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如下:
  上訴人原在被上訴人所承攬之公共工程,負責施作混凝土、
    模板及保固項目,日薪1,500 元,有工作才有薪資,被上訴
    人按月給付薪資,上訴人自985 8 日下午4 時許起,即
    未再為被上訴人工作。
  上訴人於985 月間向高雄縣政府勞工局申請勞資爭議調解
    ,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資遣費、預告工資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
    明書,被上訴人於986 10日在調解現場表示上訴人係點
    工(即臨時工),並請上訴人繼續接受被上訴人點工,但上
    訴人當場表示「目前不可能再回被上訴人公司上班」。
  如被上訴人須給付資遣費,則被上訴人同意上訴人丁○○
    ○○、乙○○所主張月平均工資數額即分別為40,376元、
    40,376元、27,557元。
五、兩造爭執事項如下:兩造間契約係屬定期性或不定期性之
    勞動契約?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資遣費,是否有理由
    ?如有理由,被上訴人應給付之資遣費數額為何?茲就此爭
    執點分述如下:
(一)兩造間契約係屬定期性或不定期性之勞動契約?
    1.按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
      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
      為不定期契約,勞基法第9 條第1 項定有明文。所謂「特
      定性工作」,依勞基法第6 條第4 款前段規定:「係指可
      在特定期間完成之非繼續性工作。」,亦即「某工作標的
      係屬於進度中之一部份,當完成後其所需之額外勞工或特
      殊技能之勞工,因已無工作標的而不需要者。」(參照行
      政院勞工委員會(89)台勞資二字第0011362 號函意旨)
      
    2.查,上訴人原在被上訴人所承攬之公共工程,負責施作混
      凝土、模板及保固項目,日薪1,500 元,有工作才有薪資
      ,按月給付薪資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足見上訴人之薪
      資按實際工作日數給付,又上訴人甲○○於原審陳稱:每
      一個工程施作期間不一定,大概2 年,每一個工程結束到
      下個工程之間隔時間不一定,有的連續、有的中間有休息
      ,休息約幾個星期等語(見原審卷第214 頁);足見上訴
      人之工作時間視被上訴人所承攬之公共工程而定,又一般
      公共工程定有施工期限,亦即公共工程係可在特定期間完
      成之工作,被上訴人既係專為承作可於特定期間內完成之
      公共工程而僱用上訴人施作混凝土、模板及保固項目工作
      ,則由上訴人所從事之工作內容及性質觀之,於被上訴人
      所承攬之公共工程完工後,上訴人即無工作標的而屬額外
      勞工,依前開說明,其工作性質應屬特定性之定期工作,
      是上訴人主張其等長期受僱於被上訴人,係屬有繼續性之
      不定期工作云云,不足採信,被上訴人主張兩造間係屬定
      期性之勞動契約等語,尚堪採信。
(二)上訴人向被上訴人請求資遣費,是否有據?如有理由,被
      上訴人應給付資遣費數額為何?
    1.按定期勞動契約期滿離職者,勞工不得向雇主請求加發預
      告期間工資及資遣費,勞基法第18條第2 款定有明文。是
      勞工於期滿離職時,尚且不得請求資遣費,則其於中途自
      行終止勞動契約時,應更不得請求資遣費。
    2.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985 8 日解僱其等云云,為被
      上訴人所否認。經查,被上訴人雖於985 11日將上訴
      人之勞工保險退保,然此係因上訴人自985 9 日起即
      未再至被上訴人公司工作所致,尚難因被上訴人將上訴人
      之勞工保險退保,即認被上訴人有終止其與上訴人間之勞
      動契約之意思,此外,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被上訴人確有
      985 8 日將其等解僱之舉,故上訴人之上開主張,
      不足採信。又被上訴人於986 10日在高雄縣政府勞工
      局之調解會上,曾當場請上訴人回到被上訴人公司工作,
      但遭上訴人仍當面拒絕,並當場表示「目前不可能再回被
      上訴人公司上班」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是上訴人既自
      985 9 日起即未再至被上訴人公司工作,且於986
      10日拒絕再到被上訴人公司工作,足見上訴人已有終止
      勞動契約之意思,且為被上訴人所同意,是兩造間之勞動
      契約既係由上訴人終止,難謂係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依上
      1.之說明,上訴人自不得向被上訴人請求給付資遣費,
      從而上訴人依勞基法第14條第4 項、第17條之規定,請求
      被上訴人應分別給付上訴人丁○○、甲○○、乙○○資遣
      447,530 元、447,530 元、32,149元,及均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應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勞基法第14條第4 項、第17條之規定,
    請求被上訴人應分別給付上訴人丁○○、甲○○、乙○○44
    7,530 元、447,530 元、32,149元,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均為無理由,不應
    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於法尚無不合。上訴意旨
    仍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第78條、第85條第1 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99        10        27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張國彬
                                        吳登輝
                                        鄭月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99        10        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la王寶華 的頭像
    rola王寶華

    王寶華的顧問室

    rola王寶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